合照於紅毛城英國領事館前~
2015/6/8日北基宜第一晚住宿的台北城飯店早餐.早餐在二樓餐廳.上圖為配稀飯用的小菜類.也有滷肉飯
鑫鑫腸 .培根肉. 荷包蛋.炒飯. 薯餅.花椰菜. 炒大白菜.........
水果
早上到下午1:40的行程為淡水紅毛城.牛津學堂.3H大道.小白宮.淡水老街等.上圖為紅毛城遊客中心
不巧的是紅毛城在整修中.此二張照片為去年12月和大姊來走走拍拍的!~~@@@@@
紅毛城古稱「安東尼堡」,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。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佔領台灣北部的
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,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,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
附近予以重建,又命名為「安東尼堡」,1867年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至1972年,被當
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,一直到1980年,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。紅毛城不
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,同時也是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。~摘自維基百科
英國領事館前
拍完合照.有人說沒拍到合照.因此繼續拍拍喔^^
拍完照大家聽陳大哥解說紅毛城歷史典故中.大姊帶小孫女來會合.大姊家就住真理大學後門附近.
這裡是他們的散步路線之一~
綠籬很綠很美的英國領事館~
烈日下多虧了這位美女讓英國領事館增添趣味和風采^^
再來就是真理大學內的牛津學堂囉!因為今天是星期一.所以不開館啦!還好我去年12月也來參觀過了!
牛津學堂也稱為理學堂大書院
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博士於188年在台灣淡水創立的西式現代化學校.馬偕博士於1880年回加拿
大募款.獲其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報紙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.得到熱烈迴響.共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
其建校基金.1881年,馬偕博士重返淡水,擇定牛津學堂現址,親手規劃、監工,興建校舍。1882年7月26日
如期峻工,取名「理學堂大書院」。因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,英文乃命名為Oxford College,
故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,此後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、醫療和教育的基地,同時是台灣第1個私人博物館
~摘自維基百科
真理大學的前身就是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
真理大學內的3H大道~
此3H摘自本校大學理念中的一段即........使師生具有謙遜的<Humble>.人道的<Humane>.幽默的
<Humorous>.3H人格成為健全發展的人~~@@####
我們公司也名為3H全球集團.自有另一番之意義~
這兩棟砌工精湛、比例優美的二樓紅磚迴廊洋樓,一是吳威廉為淡水兩所女校長校長建於
1906年,淡水人泛稱「姑娘樓」。姑娘(Miss)是指奉獻青春才華和終身幸福來台的女
宣教士,住過這裡的有金仁理、高哈拿、李仁美、黎瑪美、安義理、杜道理和德明利等
姑娘,都是教會知名的女宣教士,目前是作為真理大學的校長室。 而西側那棟是吳
威廉在1909年為自己建的宿舍。後來明有德、孫雅各兩位牧師(淡中代校長)也住過,
因俗稱它孫牧師樓。後來也被淡江中學租作學寮,叫「青龍寮」(姑娘樓叫「朱雀樓」)。
戰後,一度作為純德女中音樂教室,1965年,撥給今日真理大學使用。目前作為教員餐
廳~~摘自網路
小白宮外面的樹和其花
小白宮原本今天也是不開放的.不過由於我們是團體有預約.所以嘿嘿!就為了我們開放囉!大姊和孫女先我們一步
到達.大姊的孫女上個月還有看到我.所以不怕生做出頑皮的表情讓我拍照^^
郵筒型立式消防栓
斗子牆~小白宮大門旁之圍牆
彈坑遺址
小白宮側面
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為清朝淡水關稅務司的官邸,別稱小白宮,建於1870年,位於淡水埔
頂,因之又名「埔頂洋樓」,1997年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。
整棟建築設計以英國洋樓風格設計,擁有大面積的涼台、外觀有數個拱圈及落地門窗、及許多
獨特的建築設計匯聚而成。1997年:2月內政部通過評定,將小白宮為三級古蹟~~摘自網路
小白宮正面拱廊真的很美
小白宮拱廊
小白宮的窗戶
小白宮面向淡水河和觀音山
和大姊走到文化阿給.買阿給和淡水魚丸湯當午餐後.我就和大姊他們告別了.我要到下面的教堂和其他人會和囉!
走此天橋下去到郵局和電信局就和其他人會合.然後再共遊老街和坐船到對面的八里晃一晃.呵呵!